四川恩阳的婚嫁习俗
婚姻,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传统婚礼习俗相当繁杂。随着社会的发展,虽有变化,但恩阳仍保持了传统婚习那种潜 在的规范程序。
(1)媒人:又称“红叶”、“媒婆”,沟通男女双方关系,传递男女两家信息的牵线搭桥人。从婚姻提起到男女见面这段时间内, 都是媒人往来于男女两家了解、交换双方父母的意见,传递“生辰八字”,通过算命,“八字”相合,而又彼此同意,才决定见面。由男女双方各自判断是否可以“定婚”。
(2)见面酒:男女双方乃至父母、媒人共同参与的一种定婚礼仪。通过媒人的穿梭撮合,双方均同意缔结婚约,就举行“吃见面酒”。有男方到女方家去的,也有女方到男方家去的。“见面酒要设酒席宴亲,男方要准备彩礼。如果男方到女家去,就要请人员抬运或背送情礼。如果女方到男家去,男家要打发新衣、现金、糖果、糕点等礼品。吃过见面酒,宣布婚约正式缔结,男女双方可以互通往来,表示已成未婚夫妻。
(3)备彩礼:备彩礼为男女双方共同备办。女方父母要为女儿备办嫁妆;男方要根据女方要求,备办迎亲彩礼,如衣服、食品 (猪肉、酒、米、面等)和金钱等。男方备办的彩礼,由迎亲队伍抬运给女方家中,女方嫁妆由押礼先生、红叶和送亲人员随新娘一同送到男家。
(4)请期:由算命先生择出一个良辰吉日,双方按婚礼备办情况都可接受的时期举行婚礼,民间称婚期。由男方按备办情况向女方送去“大红纸的请期礼书”,定下亲迎时间。
(5)开脸:姑娘出嫁前要请会美容的妇女用棉线绞去眉毛周围及面部的汗毛,名曰“开脸”。“开脸”后,姑娘的发型就从姑娘辫子型改为螺髻型。
(6)迎亲:古人又称“亲迎”。在婚期到时,男女双方都备办 酒席进行迎亲、拜堂入洞房、揭盖头、喝交杯酒、拜祖坟、闹洞房等一系列活动。首先,男方要组织迎亲队伍,包括乐队、花轿、伴娘、抬工各若干人,由押礼先生和媒人率领,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前往女家。迎亲队伍来到女家房前不能立即进屋,女家的支客司在院坝边路口还有一台与押礼先生以诗词问答迎娶仪式,双方较量文才、口才,并报送有关柬文,然后才能进入院坝,将男方送 来的聘礼公众于世,让客人观看,民间称“摆礼”。女方官禄司(厨 师)要举行“开盒仪式”,媒人、押礼先生举行“交礼”仪式。
迎亲队伍到女方房前仪式大体是:
女方的支客司首先用大方桌封住进屋路口,桌上点上香蜡, 用歌摇形式提出问题,要新郎方的押礼先生回答,回答不上则进 不了屋,其余的礼仪都无法进行。
女方支客司问到:
喜盈盈来笑盈盈,女东请我来拦门。
点香三炷蜡九品,桌前先生听分明。
今天红门大喜事,先生带来若干人?
吹吹又打打,冲铳连三声。
水路来还是旱路来?水路过了多少滩?旱路过了多少弯?
男方押礼先生答:
承蒙先生来提问,愚下是个山里人。
少读诗书才学浅,言辞不顺莫多心。
迎娶新娘有花轿,鼓乐抬行数十人。
乘船水上漂,河里波浪翻,分不清是潭还是滩!
旱路行,尽翻山,烟雾笼罩不看见,看不清是岭还是弯!
这是迎亲礼仪在女家房屋前的开场白,经过一问一答的多 次循环之后,就开始报送柬文。
在传统婚礼过程中,柬文较多,十分繁杂。柬文的内容均用 古文书写,文学含量高。如:《庚帖文》又名“鸾笺”或“唐文”,是报送生庚八字的帖文,当对方收到后又有《回庚文》,又名“凤 书”。以及《期书文》、《知柬文》、《报神柬文》、《报人柬文》、《启柬 文》、《禀柬文》、《礼柬文》、《拜柬文》、《信柬文》、《厨柬文》、《梳柬 文》、《请柬文》、《宿柬文》、《谢柬文》等等。在投送这些柬文时,男 方押礼先生与女方支客司还要用诗词对答与所报送柬文内容相 关的话语。如“报神柬文”投报后接着男方押礼先生又双手交《报人柬文》,口中便吟诵:“报神已毕,又报主人,拜下礼也,劳力劳心,再拜而受之,我们拜知宾”。“车马停留,前踵府门,不敢造次,予报以文。”支客司:“启动先生,大驾光临,有劳贵体,先拜其 门。”……当在房门前的投报柬文结束时,女方支客司才抬开方桌、让开大路,男方押礼先生带上几十人的迎亲队伍吹吹打打进门。此时女方支客司吟诵:“先生来在千里远,未曾远迎来铺毡,对面行个鞠躬礼,各公动驾进茅庵。请!”押礼先生便带迎亲人马进人院内由女方安排的座位坐下,同时吟诵:“来在花果园,宜若登天坛,何劳先生请,早想参高贤。”将迎亲方送来的聘礼摆在若干方桌上,押礼先生投《礼柬文》、《厨柬文》(请厨师开盒)、《梳柬文》交梳妆盒礼品,后送《拜柬文》摆礼结束。
女方的出亲仪式。在婚礼未正式举行前的一周或十天待嫁姑娘就早晚进行“哭嫁”,并由若干姑娘陪同共哭,直到婚期到来。起媒的当天晚上才给新娘梳头、夹眉、擦脂、佩戴头饰。姑娘出嫁要头戴“花冠”,从闺房出来,进堂屋拜祖宗、拜父母后,要从脚盆鼓上踩过,不能着地,亲哥或旁系哥哥从鼓上接过姑娘背出堂屋。姑娘将一把竹筷向自己后面抛去后,哥哥背妹进花轿,媒人与押礼先生上锁,各一把钥匙。哥哥将花轿抬起摇三摇,民间称“晕轿”。轿夫接过花轿吟诵祝词后,花轿不能着地,立即出门。出亲仪式结束。坐花轿只有新婚姑娘才坐,凡是再婚妇女不能坐 轿,只能坐滑竿或步行,也不准吹打相送。新姑娘的花轿极其尊贵,就是县太爷的官轿相遇,也要让路。
男方的迎亲仪式。花轿到男家房前不远处,男方要鸣放“三眼炮”(古人称火铳),表示花轿临门了准备迎接新娘。新郎着新装,佩红花彩带在院坝边或大门外等候迎接。当花轿行至地上铺有红布(毡)前时,抬夫不放轿,口吟吉语、祝词,男方亲人发放吉利喜钱(红包)后,轿夫才会停轿开锁。此吉利钱由送亲客、押礼先生和轿夫共同分享。送亲客和新郎扶新娘出轿时,男方亲人也要给新娘发红包,新娘才得出轿,从红地毡上进人堂屋。由礼生司仪,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对拜,进入洞房(有人洞房仪式)喝交杯酒(有喝交杯酒仪式)。
拜坟。喝交杯酒后,新郎新娘要到祖先坟地拜坟,进香蜡,烧钱纸,磕头跪拜。让祖宗知道,他们已成夫妻。此时路边有掉牙的 儿童,要新娘摸牙,表示新牙快长。
揭盖头仪式。盖头是一面红色彩绸,搭在新娘的头饰上面。贫穷之家新娘出嫁时莫有戴花冠,盖头一揭开就现出新娘的真容。这一仪式是在洞房里备好红蛋(喜蛋)酒杯和酒壶(壶上有“喜酒”二字),点燃香蜡的桌前举行。新郎十分轻柔而又有礼貌地将盖头揭开。新娘含羞、勾头,在送亲娘的导引下进人角色,喝“交杯酒”、“吃喜蛋”。凡是戴花冠的新娘、盖头揭开后,花冠仍戴在头上,等到新婚闹房结束后,上床入睡之前,新郎才有权将新娘的花冠摘下。摘冠之前,新娘、新郎要相互对文、吟诗,等男女双方挑逗成熟,女方也想上床时,姑娘才同意去掉花冠,新郎要吟诵《去花歌》:“一花却去一花新,前花是假后花真;前花虽有衔花鸟,后花才有采花人”。边吟诵边轻柔地摘下花冠。新郎才动手去解新娘的衣扣、上床睡觉。此种仪式要新郎新娘都为读书人才能按这一程序进行。一般婚礼中,特别是非读书人结婚则不举行此种仪式。
闹洞房仪式。由与新婚夫妇是同辈关系的姐妹哥嫂参与,长辈不能参加的一种嬉戏仪式,以逗新娘新郎取乐为主。全用口头文学中的诗歌,顺口溜,四言八句等语言挑逗新娘新郎,让大家同享新婚之夜的欢乐。是民间借新婚之夜青年男女以新婚为题的一种赛诗比赛,年青人很感兴趣。在挑逗中,以新娘新郎为主要对象,凡对答不上者,新娘要撒糖果、瓜子,新郎要撒香烟等等,一般闹房要闹到深夜。
附:几段闹洞房的四言八句:
闹洞房来闹洞房,新娘房内好嫁妆。
两边金箱与玉笼,中间摆的象牙床。
象牙床上铺锦被,床上挂起红锣帐。
龙凤枕头配成对,鸳鸯夫妻结成双。
良辰美日佳偶成,来年定生好儿郎。
新郎新娘慢上床,我们特来闹新房。
在闹洞房过程中,新郎新娘要取烟、倒茶、敬酒、回答提问, 要求新郎新娘表演即兴“节目”等,闹洞房者可根据新郎新娘的特征和临时情况进行即兴创作闹房歌谣。如新娘给闹房者端茶、取烟时可吟诵:
十指尖尖把茶端,新郎新娘喜连天。
我今吃过新茶后,夫妻和睦乐百年!
一进洞房就散烟,看见一个美天仙。
我今前来恭贺你,夫妻双双到百年!
因闹房人多,挑逗十分激烈,新娘招驾不了,只有不开腔,闹房者则可吟诵:
一杯酒儿甜又香,新娘为暗不开腔。
明年这时再来看,抱个娃娃白又胖!
闹洞房吟诵的歌摇,巴山民间称“四言八句”或“顺口溜”,除有部分为民间流传的传统段子外,为了紧跟形势,好些是在传统段子上进行即兴创新。
闹洞房仪式的热闹场面,能否闹得更为开心,主要由新娘和新郎的性格、文才和参与闹房弟兄姊妹哥嫂的文才决定。
回门。结婚后第二天进行,男女两人乘滑竿,家庭贫穷者走路,要送情礼。新郎上岳父岳母门“称门客”,新娘称“回娘屋”。由 于新郎新娘各自的地位不同,连走路的前后也有区别。新郎为门客,又称主客。乘坐滑竿上路,门客行前,至少到岳父房前不远处必须门客走前。否则到岳父岳母家后,长辈要训女儿缺少家教。新郎新娘到屋,马上点香蜡敬神后才能休息,新娘便回到娘前说长叙短。回门习俗源于远古的强迫婚姻。“回门”不能在娘家过夜,必须早出晚归,当夜必须回到结婚的新房。因为,新娘第二天一早要进灶屋做饭,这一顿饭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媳妇的一生,是公婆评价媳妇的关键时刻。
这就是恩阳婚嫁的风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