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风土云标签

黎族人的丧葬习俗

负责编辑:风土情 来源平台: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2016-02-28 阅读次数: 字体:
黎族人的丧葬习俗_风土习惯【风土情网】

  黎族人在海南居多,在丧葬习俗方面有着其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各地区葬仪和葬式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如下:
 
  一.报丧
 
  病人弥留之际,亲属围着聆听其嘱咐。人死了,亲属给死者嘴里送饭水,并呼唤死者不要“走”,要“回来人间”,表示死者有亲人孝敬和离开人间的时候吃到一口粮食。死者家属以号哭和鸣枪报丧,并派出人员传噩耗。报丧人员反穿着衣服,通知死者的亲属、舅家和朋友等前来治丧。
 
  二.洁身
 
  亲属用清水给死者洗脸和手脚,梳整头发和穿戴寿服。遗体正卧,手脚放直。合亩制地区以及白沙南开地区的黎族,对尚未纹身的女性死者,在洁身后,要用木炭在死者脸上按施纹部位划纹图,意思是如果不文脸的女性,阴间祖宗不领人。
 
  三.殓仪
 
  殓仪有两种方式,合亩制地区、南开、南丰等地区,停尸设灵位;琼中、保亭、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等地区,停棺设灵位。
 
  停尸灵位:木棺放在死者家厅堂。死者遗体放在家里,男尸头部朝向正门,女尸头部朝向后门。把遗体放进棺内手脚放直,以一块银元或一面青蛙铜锣垫头,左手掌握着一块银元,表示死者富贵和去阴间有钱交付问路费。遗体底铺一张露蔸叶席,上面盖着黄色或灰色毡被,富家盖龙被(黎锦)。
 
  南丰地区用绳子绑着死者的小腿,意为死者不得在世间游荡,行走正道往祖宗那里去。在尸体头的方向放置一碗酒、两把稻谷、牛下颌骨或猪下颌骨和一盏煤油灯。在尸首脚的一边,放一盏煤油灯。灵位两旁放着草席,做为守灵人员的座位。在棺材首尾各点一盏煤油灯(出殡前,煤油灯不许熄灭),停棺周围铺着草席,供守灵人员坐着,停棺3天。
 
  三亚市高峰地区哈方言,在办理丧事时,对没有举行“做佛”仪式(即没有举行葬仪)的前一个死者,后面的死者葬仪给予补“灵魂棺”。即在灵位放置两副棺材,左边棺材放置死者的尸体,右边棺材是前死者的灵魂棺。出殡的时候,按葬式办理。
 
  保亭县大本地区,还有一种风土习俗,若家中小孩子多病痛,视为“凶魂”缠身,其父母亲在孩子生日那天,杀鸡请“道公”给孩子制作“灵魂棺”。即取山上的“莉嫩”草,制作小棺材,捉一只蟑螂放进棺内,全家号哭把“灵魂棺”埋葬。这种送生的葬仪,认为把凶魂埋葬,活人平安。
 
  四.守灵
 
  在黎族人的民间风俗里,普遍把灵柩放在家里三天。守灵时,死者亲属按照辈份次序坐在灵柩两旁痛哭地呼唱悼歌,参加治丧众人边喝酒边唱悼歌追述死者生前的功过。远程赶来治丧的亲戚朋友,带着猪、羊或米酒和钱等,到灵位吊唁和唱悼歌。悼歌黎语“韦勿”。悼歌的内容,主要叙述死者的功德和活着的人失去亲人的痛苦。曲调悲哀,韵味感人。在守灵期间,灯火通明,悼歌阵阵,场面十分悲痛。死者灵位,禁忌狗、猫、鸡等畜物跨越遗体。对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丧家送给每人一元钱或在衣袋里放一片树叶,表示生者吉利。
 
  但保亭新政地区要在家停尸7天。守灵的时候,通宵达旦敲锣打鼓。此葬式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而陵水本号地区只是把灵柩放在家里守灵12天,家属悲痛流涕,坐在门口外丧席的众男女对歌。停尸在家时做佛事时,晚上跳起打柴舞。以歌声和舞蹈悼念死者。
 
  五.葬式与棺材
 
  黎族葬俗为土葬,棺有木棺、竹棺、树皮棺、露蔸叶席棺、陶瓮棺等五种。五指山地区的黎族,以独木棺为主。
 
  沿海平原地区的黎族,以厚木板制作棺材。
 
  合亩制地区的传统习俗:人死了才上山砍伐原木刨挖独木棺。对于上吊、溺水、掉树、雷击等非正常死亡者,视为“凶鬼”作祟,以露蔸叶席棺埋葬。
 
  瓮棺用于挖墓移坟时装置死者骨骸的第二次埋葬(以一个陶瓮当“母棺”,另一个陶瓮倒盖在母棺口上,称“公棺”)。陵水、三亚黎区有瓮棺埋葬的风俗习俗。
 
  除合亩制地区不许为老人备棺材外,其他黎区有为老人备棺的风俗习惯。
 
  六.出殡
 
  合亩制地区出殡:用黑布或蓝布包裹尸体,后再用灰色毡被和露蔸叶席包裹。取五根山竹制作抬架,又取一根做粗竹抬扛。把遗体放进抬架,上面放抬扛,用红藤片分为五节固定。灵架上铺盖一张龙被,两名亲属抬扛,众人扶送。出殡时,由死者亲属的一名老妪,打着火把走在送葬队伍前头开路。走在灵架前面是一名精通祖宗鬼谱系的奥雅(男性老人),身着送葬服,肩挑二把稻谷,牛下颌骨、陶碗、陶锅和陶坛等祭丧品。奥雅边走边呼唱悼歌,请求祖宗鬼把死者领去阴间。灵架后面是鸣土枪和呼唱悼歌的长长送葬队伍。
 
  合亩制地区丧葬祭品,分为两个档次,死者灵柩为木棺者,丧葬时杀牛,把牛下颌骨放置在坟墓的首位。死者灵柩为竹棺或树皮棺者,只以猪下颌骨为祭品。灵柩为草席棺者,墓葬没有祭品。
 
  其它黎区,在墓葬设置祭台,放置香炉、3个小陶瓷杯,祭品为猪肉或鸡肉、白酒、米饭,以及香火和冥钱等
 
  平原和沿海等地黎区:出殡时,奥雅主持仪式,由四名死者亲属抬棺材往墓地。送葬人员抬着用树叶制作的花圈,以及陪葬的纸灯、牛、马、羊等形象的冥品。送葬队伍有的长达一二公里。
 
  陵水县吊罗山和本号地区黎族出殡时,死者小女儿坐在抬棺上,用伞遮住棺头。儿子按辈份趴在地下让抬棺越过,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保亭县大本地区出殡时,把多病的老人或小孩打着雨伞坐在抬棺上。这种葬仪,表示活着的人多病,是因“凶魂”附体,通过这种仪式,“凶魂”便同死人一起埋葬,保佑生人来日平安。
 
  七.坟墓
 
  合亩制黎区和白沙南开、昌江王下、东方江边等地,有树木阴密的墓山。即同一个祖宗谱系共有的墓山,平时墓山树木不许砍伐,在埋葬死人的时候,才开路砍树。墓山有正常死亡人的和非正常死亡的。其他地区,有祖宗留下来的墓地。
 
  下葬时,先由奥雅挖三锄定坟,众人随着挖墓穴。穴位按地势方位安排,坟首向着流水源头。坟穴一般深1.5米,宽1米。坟穴挖好后,奥雅用树叶扫穴,意为把活人的灵魂从穴中招回,让死者安息。合亩制地区先下棺后入殓。在盖棺前,揭开盖毡,让亲属瞻仰死者遗容。盖棺后,奥雅站在坟穴前,呼喊死者的名字和点祖宗前辈死人的名谱,要求他们把死者领回去。参加送葬人员,把自己不吉利的事情和凶兆等灾难,以抛树叶方式往墓穴中的灵柩投放,表示让死者把灾难带走,活人平安。然后奥雅往坟穴盖土,众人随之把土填墓穴。坟式长形,高出地面70厘米左右。
 
  将灵架放在坟墓上,上面左右呈“Λ”形盖上茅草,表示给死者盖了新房子。此后,坟墓不许动土和砍伐草木。沿海一带的哈方言,人死后挖墓穴,由“三伯公”带着将奉香炉的儿子到祖宗墓地上“问土”,意思是死者埋葬在哪一位置。先由“三伯公”念咒语后,“孝子”将蛋向地上摔去,鸡蛋破了说明同意埋葬此地,如鸡蛋不破,另选位置。在鸡蛋摔破的位置,先由“三伯公”用锄头连挖3下,然后才由众人按这个位置挖穴。黎族墓葬的传统习俗,共分三种,即长形矮坟、圆形大坟和拔地而起的高尖坟。沿海和平原地区墓地的坟式呈锥形,高1.5米左右,立墓碑。通什杞人、南开润人和美孚人,埋葬有固定的墓地山,坟多长形矮坟,坟前不立墓碑,没有‘扫墓’习惯;乐东、冒东、东方等县的部子孝人,多是圆形大坟,其他地区的人、杞人和赛人,没有固定的墓山,多是高出地面的尖坟。后两种坟,立墓碑,清明节有拔草扫墓的风俗习惯。
 
  昌江七差乡红丰地区的黎族葬仪,有叠坟的风俗习惯,即一家共一个坟,把棺材叠起来。即儿子死了,埋葬在父亲的坟座里,此为叠棺。这种叠棺丧俗,认为父子在阴间归宿于一家。
 
  东方大田地区,夫妻合棺埋葬。所谓“生也同生死同死,死去阴间合墓埋”。每年清明节,有扫墓风俗习惯。
 
  合亩地区丧俗,埋葬人挖坟穴的锄头,铁锹等工具,不许放进河里洗,要拿回放在丧家,治丧期满后才拿去河里洗后才能带回家。
 
  八.哀悼期
 
  合亩制地区丧俗,村里如果有人死,全村成年男女3天不吃米饭,每天就餐时要集中在丧家里喝孝酒,吃肉吃菜,餐前和餐后唱悼歌,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如死去的是父母亲,子女则从丧日起,12天酒孝;死去兄弟的7天酒孝;死去子女的五天酒孝。治丧期间,死者亲属反穿孝服,不许敲锣打鼓,不许唱歌谣和吹奏乐器,不许劳动种植,不许外出探亲访友。哀悼期满的那一天早上,死者亲属下河洁身,换衣服,把埋葬用的锄头等工具放进河里洗,表示清水能洗掉邪气。然后,杀猪、宰鸡祭祖先,驱邪招福魂。在死者家摆酒席,宴请在治丧期间资助的亲戚和朋友,并商议死者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承接等事宜。
 
  九.丧葬禁忌与传统习俗
 
  1、合亩制地区,死者的妻子在给丈夫送葬当天,由娘家接回去。不享受夫家的财产,带走自己的行李和当年的口粮,以及不断奶的婴儿。这种不落夫家婚俗,认为遗孀居住在死去的夫家不吉利,死后不属夫家鬼,娘家的祖宗也不认,成为无家可归的阴间鬼婆。对于妻子去世的家庭,由夫家协助娘家共同办理死者的后事,葬在娘家的墓山。其他黎区,死去丈夫的年青者改嫁,年老的落夫家,扶持家庭管理,后事由子女办理。
 
  2、民间风俗:埋葬死人后,要把死者日常使用的物品,如衣服、被褥、草笠、刀篓、弓箭和纺织工具等。按男女使用的物类处理,男性死者由家里男性老人把遗物送往村边大榕树下或坟墓旁边放置。如果死者是女性,由老妪去放置。在放置遗物的时候,要点死者的名,说他(她)的东西已经送齐,不得再回人间吵闹。
 
  3、在治丧期间,亲属要穿孝服。合亩制地区杞方言和白沙县润方言,在孝期衣服反穿。乐东、昌江、东方、三亚等地的哈方言和美孚方言穿黄色麻衣孝服。琼中、保亭、陵水等地杞、赛、哈等方言穿黑色孝服。在哀悼期间,不许换衣服,不许洗澡,不许外出参加红事和各种娱乐活动,否则视为对死者的不孝敬,来日不吉利。现在部分黎区办丧事,带黑纱。
 
  4、保亭南林乡和三亚高峰地区哈方言,盛行“做七做佛”的丧俗。所谓“做七做佛”,即葬式要做七个七期,计八十四天。从丧日算起十二天为一个“七”,每个“七”要举行哀悼仪式。葬仪做佛,即“七”次“七”满期后,举行做佛仪式。做佛要一天一夜,场面隆重。亲戚朋友要向丧家抬猪送酒和送纸灯笼、白布等冥品。一家丧事做佛,四面八方众人都来参加,丧家摆酒席接待。屋内丧家哀悼悲伤,屋外男女青年对歌调情闹哄哄,呈现丧俗悲喜交集的场面。这种治丧方式,认为人死去阴间灵魂成佛,世间生人要欢乐。
 
  5、黎族传统观念认为:世间有吉魂和凶魂存在。对于溺水、火烧、雷击、枪杀、兽害、上吊、难产以及掉树跌死等非正常死亡者,视为“凶魂鬼”作祟所致。村里有非正常死亡者,不准在祖宗墓山埋葬;在外面死亡的就地埋葬,不准把尸体再抬回村寨。合亩制地区,穿红衣丧服埋葬非正常死亡者。黎族民间对埋葬非正常死亡的墓地,视作畏惧进去的地方,黎语称“勿的”,害怕“勿的”鬼缠身。合亩制地区,要穿红衣丧服来埋葬非正常死亡者,美孚人则把尸体俯埋,并在坟顶上钉下木棍,意思是不让“凶鬼”出来害人。
 
  6、黎族居住在热带地区,多风雨,地下润湿,加上黎族社会长期处在生产力低下的状态,从黎族风土习惯和墓葬出土的遗物来看,随葬品以竹木具、麻棉织物和陶瓷器为主。这些竹木具和麻棉织物易腐烂,只有陶瓷器遗留下来。黎族民间葬仪和葬式,禁忌铁、铜器放进灵柩随葬,只在坟墓旁边放置死者的衣服、草笠、刀篓等生活和生产用具。放置在坟墓旁边的随葬品有:坛子、陶锅、陶碗或瓷碗等物品各一个。
 
  7、黎族把死去父母亲的丧日称“万茂”(即禁日)。“万茂”禁日七年。按黎历生肖计算日子,每逢“万茂”禁忌下种、建房子、结婚、安灶、安床等。丧日期满的那一天,要种植水稻、甘蔗、芭蕉和竹子等,每种植物种七棵。当这些作物都生长了(即每棵都长活),方能解除“万茂”禁日。合亩制地区,解除“万茂”禁日,要杀猪祭祖,把死者列入宗族系“鬼谱”。还要摆酒席,集众敲锣打鼓,唱祖先歌,跳招福舞。其他黎区。在父母亲丧日周年,杀鸡供祭品,请“道公”为死者立幽灵座牌。每逢清明节祭拜和扫墓。在死者墓地禁忌放置死物和建房子。民间禁忌别人公开点死去父母亲的名字,否则视为不吉利。
 
  8、黎族有守孝的传统习俗:黎族在服丧期间禁忌吃米饭,包括前来送葬的亲属村邻,在葬埋完毕都得先到治丧的主人家饮孝酒,然后才许回各自家中吃米饭。若是父母去世,其子女许守“酒孝”十二天,若兄弟去世,守“酒孝”期为七天,儿子死去,“酒孝”期为五天;村邻死人,“酒孝”期三天。守‘酒孝”期间,每日三餐都要饮酒,每次进餐,众人聚集在孝席间唱悼歌,然后才饮酒吃菜。
 
  9、黎族人,不会在上午和中午埋葬死人的,认为人死象太阳落山一样,要在下午出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