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风土云标签

海南人的婚嫁习俗

负责编辑:风土情 来源平台: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2016-01-08 阅读次数: 字体:
海南人的婚嫁习俗_风土习惯【风土情网】

  在海南岛这座拥有丰富移民文化的热带岛屿上,听年过九旬的长者口述过往历史,在甜蜜的追忆中体味那远去的民间风俗;从刚刚度过蜜月的新人那里,看传统习俗传承至今的久远魅力,感受婚俗中所寄托的民族情感和本土文化。从海口到三亚,从羊山地区到水上疍家,海南汉族的婚俗因地域不同,呈现不同的特色。
 
  相亲——咬手定情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订婚——“红纸合命”
 
  在海南男方的父亲以及姐姐选择谷旦,拿着槟榔等水果来到女方家与家长见面。相互寒暄后,女方家长将新娘的阴历生日写在一张红纸上交给男方家长。男方家长将新郎官、新娘的八字送给算命师长“红纸合命”后,随即定下“挑饼日”以及“结婚日”的时间。
 
  在三亚一带地区,“挑饼日”是隆重结婚仪式的昌大前奏曲。男方所送礼饼必需是双数,意即成双成对。“礼饼”包括糕点、糖果、水果、猪肉、鸡、卷烟、白酒、米、槟榔以及鞭炮等物品。而且每一个筐底都必需压上1个数目为双数的出门“红封”。第一担“礼饼”将彩金、首饰放在筐内;第二担“礼饼”是米、鞭炮以及烟酒,第三担“礼饼”是槟榔、猪肉以及鸡。“礼饼”由6位生过男孩、家子以及睦的中年大婶送到女方家中。“礼饼”送到后,男方家已筹办好的酒席正式开席,宴请女方亲戚摰友。按照习俗,女方不能让男方送饼的人空筐归去,还应该将男方送来的糕点、饼干以及桔子留一些让媒人带归去。
 
  迎娶——古风犹存
 
  结婚前一天,男方请来两位家中子女双全,怙恃健在的中年妇女当媒人,将米、长条猪肉及礼金装在一对红色塑料桶用扁担挑到女方家中。女方的怙恃收下男方礼物后,筹办茶水、甜点以及糖果以及红包款待媒人。媒人归去时,女正要男方送来的猪肉切下一块看成回礼,同时筹办一对制作精彩的煤油灯(意指生了小孩儿)、一对整条的莲藕(意为丝丝相连)、一对地瓜(意为扎根抽芽)以及镜子、梳子、洗漱器具等日用品,用红纸条缠上,加之给男方怙恃的“利是”,装在桶里送回男方家中。当晚,男方家在位于海口老城区的祖屋拜祭先人,期许婚事顺利,家子以及睦。乡村娶亲人短不了喜庆的八音乐队。
 
  宴席结束后,女方亲友摰友就开始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当喜庆热闹的迎亲队伍来到屋前,新郎官还不能马长进屋,必需先由媒人携带糕点以及一对鱼进入女方家中。随后,在新娘未婚的堂弟以及堂妹的迎迓下,新郎官、伴郎以及“兄弟”等方可入屋。
 
  新郎官、伴郎以及“兄弟”来到后,女方家要将3张桌子拼在一路,即为“亲家席”。新人、伴郎伴娘举行宴会吃饭。吃过饭后,新娘开始戴上怙恃以及亲友送的首饰。婚纱穿好后,新娘就不能坐在床上,只能站着。新娘的堂弟端着饭碗给新娘喂上一口饭,然后将一只熟鸡蛋从新娘婚纱领口放入,让鸡蛋顺利滚到地上,意为“早生贵子”。吃过“亲家席”后,新郎官以及伴郎、“兄弟”请新娘去夫家,这时候就是伴娘以及伴随“姊妹”们“刁难”他们的极美妙机会了。玩皮的伴娘以及“姊妹”存心将新娘藏起来,让新郎官以及伴郎四下里寻找,逗新郎官在世人面前唱歌、猜谜、向新郎官讨要红包……根据习俗,新娘离开外家前,在伴郎的主持下,要对六合、怙恃以及亲友别离鞠躬行礼。女方怙恃送给新人红包,并给新郎官戴上戒指,奉上祝福。新娘出门上车时不能转身回头。
 
  在轰鸣强烈热闹的鞭炮声中,新人回到男方祖屋时拜先人,然后搭车回到新居。新人一进门就向男方怙恃敬茶,怙恃回赠红包以及首饰。新人进入新居后,必需先坐在新床上。此前,男方已请来本地巧手的人过来铺新床,床上的被褥、枕头被叠放得五色缤纷,自出机杼。之后新人以及宾朋前往酒店喝喜酒。喜筵开始,新人在伴郎伴娘的伴随下敬酒,宾朋相敬热闹喜庆。
 
  而在三亚结婚前一晚上,新娘在伴娘、“姊妹”的伴随下,到使容貌美丽修饰头发中间梳妆打扮,是为“洗头”。
 
  结婚当天,新娘在伴娘等人的伴随下,到婚纱店化妆打扮。当新郎官带队到新外家接亲时,新娘以及伴娘、“姊妹”们存心锁门不让他们进来。出些小节目相互逗乐后,在年青人嘻嘻哈哈酿制的热闹氛围中,春风得意的新娘在伴娘以及“姊妹”的陪伴下出门。出门之前,新娘新郎官要向女方家中最年长的尊长敬献槟榔,尊长则还以“红包”。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新人在伴郎伴娘的伴随下坐上迎亲婚车开向男方家中。陪伴新娘的除了伴娘、“姊妹”外,还有本身的嫂嫂以及兄弟。本地风尚中,陪嫁姊妹越多,说明新娘的人缘越好。新娘到达新郎官家中,拜过祖公后进入洞房。婚床上撒了很多花生、红枣以及莲子,寄意“早生贵子”。宴席上,在伴郎伴娘的伴随下,新人向各位宾客敬上槟榔以及卷烟。
 
  疍家人“以海为生、以渔为业”,已往疍民结婚都选择在2月、10月、11月以及12月等渔船靠港的日子。如今,大部门疍民或已上岸假寓或“水陆两栖”。以及已往比拟,疍民的现代结婚仪式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水上结婚仪式已磨灭无踪。此刻,“花船送饼”、“摇艇接亲”、“哭嫁”等习俗已慢慢磨灭,而“送饼”、“拜先人”、“敬献槟榔”等礼仪仍然保存至今。
 
  未婚男女经由过程媒人问亲、算命师长教师对过八字后,男方就拿上少许槟榔到陈家问亲。男方问亲的时候,要是女方赞成,就将槟榔供奉在先人前。时过境迁,旧时新娘的红盖头被红伞代替。
 
  结婚前两天,男方的嫂嫂、婶婶等人乘坐装扮一新的划子“送饼”到女方家,所送礼物除开饼干糕点外,槟榔、白酒以及一些首饰是必不成少的。送饼当天,一艘花船专门卖力敲锣打宣扬奏乐器,一路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别的一艘花船则卖力运送分筐而装的糕点、槟榔、白酒以及首饰。根据礼俗,这艘船必需乘坐8小我私人,4人分坐船头双侧。
 
  送饼两天后就是男方上门迎娶新娘的日子。根据算命师长教师挑选的良辰,男方请来的媒人以及自家嫂嫂鸡鸣时分就划着划子,携带一些糕点、烛炬、米酒以及香火过来接亲。男方迎亲前,新娘要哭诉本身对怙恃的不舍以及深切留念,对将来生活的担心,在“哭嫁”中告诉本身的弟妹要好好照顾怙恃尊长。女方的婶婶或嫂嫂也在哭声中回劝新娘不要惦记外家,嫁已以后要好好奉养公婆以及丈夫,过好本身的日子。
 
  在伴娘伴随下,疍家新娘穿上本身自己做制作的新嫁衣,登上男方的花船离开外家。头戴花盖头,身披鲜艳嫁衣的新娘来到夫家后,新郎官新娘同拜祖公三次,前来庆贺的亲戚朋友纷纷过来贺喜庆祝。午时,亲友摰友吃饭时,头戴盖头新娘正襟端坐在酒席中间,拿着一把扇子遮住脸颊,一些小孩子则调皮地趴在下面看新娘面容。下战书,女方前来迎迓新娘归去洗漱吃饭,吃过晚餐后才送回夫家。
 
  结婚仪式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新娘就必需起来烧水筹办早饭。公公婆婆睡醒后,新媳妇要恭敬地端茶贡献。一些亲友这时候“存心”在婆婆脸上用黑柴炭涂上一道,新娘要自己做用毛巾为婆婆擦洁净以表孝顺。前晌,男方家族中极具威望的尊长来到新郎官家中,辅导新娘嫁过来后要进修做媳妇,好好孝顺公婆。不一会儿,外家人就过来接新娘归去。直至晚上,新娘才携带一些糕点回到夫家放在先人牌位前供奉。
 
  海南汉族地区很多长远的奇特婚俗都随着岁月流转慢慢磨灭,此刻的年青人已知之甚少了。如今,“哭婚”、“摇艇接新娘”、“出阁数水缸”等婚俗习气已磨灭,仅仅留存于老一辈人的回忆之中;“上头”、“洗头”、“敬献槟榔”等传统婚俗则依然接续流传至今。农历岁末期初,海口旅社酒楼排满了婚宴。
 
  三亚崖州地区“俗重槟榔,结婚仪式纳采,用锡盒乘槟榔,送至女家。尊者先开盒,即为定礼,谓之出槟榔。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时至今日,三亚地区“槟榔问亲”、“红纸合命”、“挑饼”、“洗头”、“以及门”(新人结婚仪式第二天回外家)等古老婚俗依然存在。
 
  闹洞房——“逗新娘”亲友摰友高兴地齐聚一堂“逗新娘”。闹得不亦乐乎,排场十分热闹。海南人闹洞房属于文闹。
 
  回门——回外家“回门”
 
  结婚仪式第二天,新人必需拿着一些糖果、饼干以及槟榔在午时12时前回到外家“以及门”,在下战书太阳落山前回到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