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风土情网 云导航:风土云标签

黑龙江人的婚嫁习俗

负责编辑:风土情 来源平台:网络搜集 归档日期:2015-12-09 阅读次数: 字体:
黑龙江人的婚嫁习俗_民间风俗【风土情网】

  相亲——断八字、看门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自古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在子女尚未成年的时候,父母急着命媒说亲。媒婆有了双方的人选之后,就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如果算命先生说是天生一对,那么双方在媒婆的安排下就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的赫哲族,他们实行的是氏族外婚制,婚姻也多为父母包办。
 
  现在的社会一直在进步,这个相亲的事情也在逐渐演化,但是除了偶遇的一见钟情外,经人介绍的婚姻还是占了大多数,大多数青年男女还是要顺从父母的意见。
 
  订婚——礼尚往来相亲一举成功之后,双方就开始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事情了。这个订婚的过程还是很讲究的。定聘: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择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这是黑龙江汉族人的订婚仪式,而赫哲族的订婚就相对比较简单了,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
 
  现在的订婚程序要比原来简单了,但是内容上却是之多不少。如今都是一叠一叠人民币了,如男方没有达到女方的要求,那么这个婚也许就订不成了。
 
  择日: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送嫁: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姑娘接受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的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催嫁: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选日子一般都是选择双日子,双方父母坐在一起商量,也有的补上一卦。
 
  嫁娶——彩船、雪橇迎亲迎娶是整个婚礼最总要的一项。迎娶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拜堂: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出厅: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接着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在新娘的床上要有花生、莲子、桂圆、红枣等东西,象征早生贵子之类的。新娘要坐到了床上面朝墙“坐福”,直到第二天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回门——双回门俗称“转马”。有名气的人家,在结婚的第三天中午,新郎伴新娘由八乐彩旗鼓队陪送,坐绿轿回娘家。至傍晚时,新婚夫妇需返回家中。结婚三天后,女方备办“换花盘”,由小舅子送到男方家,看望才出嫁的亲人。
 
  现在回娘家都是开车或者坐车了,没有了那么多繁文缛节,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带礼品,女方家要招待好新姑爷。
 
  这是黑龙江人婚嫁习俗基本的程序,但是根据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