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送对了人 才最有效用
无论是商务往来,还是求人办事,送礼都是不可或缺的交际手段。不过,想要办成事,送礼就要送对人,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民间传说古代有个人出任县令不久,就想上京城巴结可以利用的关系。时恰逢年关,大年初一这天,他早早上街,看谁家张灯结彩、门庭高雅,就登门拜访,旨在攀附权贵。
走到一处,忽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的对联与众不同,他就驻足观望。只见上联:“数一道二的门户”。下联:“惊天动地的人家”。横批:“先斩后奏”。县令看后大惊失色,他分析认为,这户人家肯定背景不简单,家族中必有人为朝廷大官,便叩门而入,然后鞠躬行礼,自我介绍道:“下官初来乍到,不知贵府在此,还望多多见谅!今日略备薄礼,还望笑纳!”说着便让随从将礼物卸下。
这家主人惊得一愣:“老爷为何送礼?”
县官满脸堆笑:“这是给您老送的节礼!”
“那就多谢大人了!小民给老爷叩头!”主人也很乖巧。
“什么!老爷?”县令似乎有些疑惑,就连忙追问:“请问你家在朝廷做官的是哪一位大人?”
主人答道:“小民是平头百姓,没人在朝廷做官。”
县令听罢一愣,又问:“那门口的对联?”
主人哈哈大笑,解释道:“我三弟是卖油饼的,做生意时要一个一个地数给顾客,故曰‘数一道二’;二弟是卖鞭炮的,放起来便‘惊天动地’;我是屠户,杀猪是无须经衙门批准的,所以‘先斩后奏’。”
县令听后暗暗叫苦,为自己白丢了一份厚礼而后悔不已。
这个县令上演了一场闹剧,令人啼笑皆非。不过,走错门、送错礼也不仅是这个县令的故事,不少人也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拜错了菩萨,还一个劲儿地认定是自己礼送的不够重。县令送礼送错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给送礼者提了一个醒:送礼之前一定要摸清情况,再仔细斟酌——这礼物到底该送给谁?
【人情世故】
上等的钢材要把它做成刀刃,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好钢材的价值。送礼也是这个道理,礼物只有送对了人,才能实现送礼的最大效用。
上一篇:工作场所的人情世故 下一篇:搭讪的技巧_让自己成为“缘分友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