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的婚嫁习俗
潮汕文化中的婚嫁习俗,在时代的变迁中执着地保留了传统婚俗的流程。它在各个不同的时代不断吸收和发展,不仅丰富其文化内涵,亦展现了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过程。
从古至今,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潮汕婚俗大抵效古六礼,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合八字)、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总体上,六礼可分为三大方面:
其一、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媒人提亲过后,便是合婚。这个礼俗分为两个环节,先由媒人将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而后,男女双方会各自再请人合婚,确认对方是否相克,若相克,则婚事告吹。合婚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定亲”是由男方备礼物送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男女双方还要给亲戚朋友、四邻街坊送饼食、甜面汤等。至此,亲事基本得以确定。
其二、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女方收到男方的聘礼后,具帖复聘,并回以一定的礼物,如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再因具体情况回馈不同的礼物。
“请期”也称“择日”。行聘后,男方便择定结婚吉日,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出嫁时,女方还会携带嫁妆及其他物品。
其三、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这是一个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一般是以前者为主。在迎亲时,男女双方要各自举行一些活动,如“食五碗头”、“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会向花轿洒清水。虽然现在迎娶工具有所改变,但仍有人保留此习俗。婚娶之日,男方家门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 “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时,新郎还要“踢轿门”、“扎如意”,而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还要“做四句”。另外,迎娶之日还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等仪式;满十二天或四个月要行“归宁”礼,即 “返厝”。
以六礼为内容的潮汕婚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虽然当代大多旧俗已被废弃,从简从新,但部分恋旧者,依旧保持旧婚俗。
婚嫁习俗的变化及社会的发展。从简朴到奢华,从单一到个性,潮汕婚俗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巨变。然而,在它不断变化的背后,我们隐约可以窥探到不同时代下的背景特征,如文革时期,以毛泽东语录作为聘礼正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征。“新三件”的变化体现出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过去,潮俗婚礼几乎涵盖“六礼”的方方面面,而时至今日,虽然有很多参考西方婚礼的地方,但某些习俗依旧保留下来,例如“迎亲”、“纳吉”。总的来说,希望有个好婚姻、好家庭的愿望还是不变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变快,新一代潮汕人普遍追求效率。简单、奢华而不失个性的婚礼更是这一代的追求,与此同时,旧日习俗的存在在其脑海中犹如炊烟,模糊不清。这也在折射出旧时文化的流逝。
处于新世纪的我们,在面对旧文化习俗的流逝时,更应该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而不是照旧照搬。在我们看来,文化的传承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传承是与时俱进,不断升华的。因此,要想在生活中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旧文化风俗或是将其完整的传承下来是较为困难的,也不切实际。但我们可以用书本文稿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在节日中加以宣传,这也是一种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继承的方式。
上一篇:叫魂的漏俗 下一篇:北京人结婚时的风俗习惯